刊登警示通知樣本

馬爾地夫共和國

(Republic of Maldives)
語言: Maldivian Dhivehi,政府官員多使用英文
首都: 馬列(Malé)
面積: 298平方公里(世界排名第206名)
地理位置:
位於印度洋赤道附近,印度南方600公里,斯里蘭卡西南方700公里,由1,192個珊瑚礁小島組成,僅200個有人居住,各島平均不超過海拔1.8米。
人口: 36.9萬人
宗教: 遜尼回教(Sunni Muslim)
幣制: Rufiyaa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
馬爾地夫「經濟發展部」(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, MED)於2007年組建了「智慧財產組」(Intellectual Property Unit)執行相關法律之草擬及智財觀念普及工作。2011年通過「版權與相關權利法」(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Law),係該國唯一保護智慧財產權之法律,文學藝術作品版權開始受到保護,但商標法及地理標誌法仍處於研修階段[1]。
為滿足商標權主張之需要,依據該國普通法(Common law)的概念,目前實務做法就是在馬爾地夫當地主要報紙上刊登警示通知(Cautionary Notice),公開宣告商標之所有權歸屬,以避免商標在該國遭到侵害。公告的有效期限3年,僅需要提交商標資訊及申請人資訊及可,不需要委任狀。從提交申請到公告須3~4周作業時間。
有關商標保護效期、延展等實質與程序規定,仍屬於空白;不過依據實務經驗,商標可以以每3年重新刊登警示通知的方式進保護。
附表:馬爾地夫參與之相關條約列表[2] |
WIPO管理的條約(條約對締約方生效的時間):
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(2004年5月12日)
知識產權相關多邊條約(條約對締約方生效的時間):
殘疾人權利公約(2010年5月5日)
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(2007年1月15日)
經濟、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(2006年12月19日)
國際植物保護公約(2006年10月3日)
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(2006年5月31日)
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(2005年2月27日)
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京都議定書(2005年2月16日)
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(2003年9月11日)
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∕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(2002年12月2日)
聯合國海洋法公約(2000年10月7日)
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(WTO)(1995年5月31日)
世界貿易組織(WTO)-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(TRIPS協議)(1994)(1995年5月31日)
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(1994年3月21日)
生物多樣性公約(1993年12月29日)
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衝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(第一議定書)(1992年3月3日)
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於保護非國際性武裝衝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(第二議定書)(1992年3月3日)
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公約(I)(1991年12月18日)
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公約(II)(1991年12月18日)
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(III)(1991年12月18日)
關於戰時保護平民公約(IV)(1991年12月18日)
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(1986年8月22日)
國際民用航空公約(1974年4月11日)
區域經濟一體化條約(條約對締約方生效的時間):
南亞自由貿易區協定(2006年1月1日)
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憲章(1985年12月8日)
[1] 馬爾地夫「經濟發展部」網站http://www.trade.gov.mv/page/ipr。
[2] WIPO Country Profiles, Legal Information/ Treaty Membership.